圆正五金网 >> 活塞

国资委的淡马锡之路酒泉

2022-12-17

国资委的“淡马锡”之路

国资委的“淡马锡”之路2013-12-08 17:56:10 来源:央视评论员许一力分享到:最近从一位接近国资体系的人士那里了解到,上海的国资改革方案快要出来。据说对于中国来说,这次改革的意义极度重大。它涉及到未来整个中国国资委的定位和去向问题。

国资委几年来受到的批评不少,来自企业、地方政府、中央部委、学界的指责都有。笔者认为,国资委定位问题是症结所在。正是因为在定位上的迷失,导致了国资委在发展方向的偏差越来越大,急需要改革。

在过去数年的国资改革中,一直伴随着淡马锡这几个字眼,现在,国资改革该有个最终的答案了。

就拿这次的上海来说,国资改革将把国有企业资产以新加坡淡马锡模式重新推出。很可能以后央企将以主营上市为主,不再鼓励分拆优质资产的上市行为,未来十年,央企将成为“干干净净”的上市公司。

看来我们需要花点篇幅来探索一下淡马锡这个神秘的机构。

淡马锡是由新加坡财政部负责监管、以私人名义注册的一家控股公司。淡马锡董事会成员是由财政部提名,由新加坡总统批准。淡马锡的资产从成立之时的3.5亿新元,发展到今天拥有900多亿新元资产、间接控制2000多家企业、囊括新加坡时报指数44%的上市公司,成为世界最成功的政府企业。并获得了标准普尔与穆迪投资的最高信用评级,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国有资产运作模式的神话。

淡马锡的诀窍在于,作为一个商业机构,对各企业或增加投资、或决定退出,都完全根据商业利益来作出判断。淡马锡相信真正能够帮助旗下企业的最好方法是为他们组成高素质、深具商业经验、也包含多方面经验的董事会。

最典型的例子,比如曾经有记者问起淡马锡负责人,“新加坡地铁公司和新加坡的银行参股中国地铁市场和中国银行业市场的情况时”,这位负责人表示,他们根本不清楚淡马锡旗下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情况。这样的回答并不表明淡马锡对旗下企业的漠不关心,而是表明了淡马锡不介入旗下企业日常经营和运作的立场。虽然是企业的股东,但新加坡政府刻意地尽量避免参与政府关联公司的各项商业决策。当然有时在必要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淡马锡旗下企业能够有持续的发展,淡马锡会毫不犹豫地以积极股东身份参与一下。就算是在这种情况之外,淡马锡还是把焦点放在企业的重点业务、培养人才等宏观工作上。

这样的做法得到了很多好处。在过去的30年里,淡马锡平均每年为股东提供了超过16%的总投资回报率。如果把淡马锡的业绩和美国通用电气的27%总回报率相比,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在过去的10年里,淡马锡每年分发给新加坡财政部相当不错的股息,平均每年7%。当然,我也没说具体的淡马锡如何进一步促进完善旗下公司的公司治理工作?在选择总裁接班人的工作上,淡马锡的参与会延伸至寻找和提名有潜能的人选。

我们来总结一下,淡马锡遵循一项基本原则,那就是能者居其位。这种自律的、无为而治的精神,让淡马锡旗下的企业有正确的经商原则。淡马锡相信真正能够帮助旗下企业的最好方法是为他们组成高素质的董事会,来配合表现突出的企业管理层,淡马锡旗下各大企业的管理层之中,都深具一批态度认真、工作精干的管理人员和员工。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不受任何行政性的干预,或受与商业无关的政府指令的干扰。

反观世界上有许多公司,无论是政府或家族企业,它们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它们无法成功地分清控股责任与管理责任。以新航为例,新航和世界上许多国有航空公司不同,它不需要征求淡马锡、或政府的意见以决定要购买哪一类型的飞机、经营哪一条航线。当然,新航的成就也离不开政府的贡献,但这些贡献仅限于良好的行业监管以及以新加坡首席谈判者的身份进行国与国之间双边航空权谈判。然而,在具体经营方面,新航自己会全权决定。

之所以要用大篇幅来介绍淡马锡的这种模式,看的出来么,这种模式对中国的国资管理改革有太大的借鉴意义了。

中国的国资委和各地的国资委都曾派出很多人员考察过淡马锡模式。但起码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国资管理完全没有走出淡马锡这样的路。

2003年,国资委成立。为什么要有国资委,是为了防止“国资由多方管理,造成谁都管不好”。成立一个部门专门管国资,这个出发点是进步的。但国资委的存在却似乎一直没有被“正名”,身份比较尴尬。从深层次来看,国资委介于政府机关与企业之间,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单位。既不是一个名正言顺的行政权力部门,也不是一个市场管理机构,更不是履行出资人之职的股东。它既可以监管除金融以外的几乎所有领域的国有大型企业,也可能只是中国改革过程中昙花一现的过渡性机构。

这么多年权力的膨胀,再加上本来就定位模糊,国资委在经济生活中逐渐溢出边界,看上去越来越像个强有力的行政机构。从国企宏观政策的制订,到央企管理人员的招聘、董事会的构成人员等等,国资委均占据着主导权。并且在央企的重组与并购等过程中掺入了明显的管理层意志,在当年的股改中一再强调国有股绝对控制权,而且还放纵石油行业的高利润。

尤其是在垄断问题上。近几年来的央企利润排名前列的企业,瓜分了央企近九成的利润,主要分布在石油石化、能源、通信、交通和电力等垄断行业

如此种种,让人对国资委的定位曾产生质疑。

为了证明自身存在的必要性,国资委必然会尽力在市场与行政两个向度寻找合理与合法性依据。

在这种转变身份的过程中,国资委遇到了一些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一个是财政部,主要争执在央企预算编制权,另一个是汇金公司,主要是谁将成为中国的淡马锡。

对于第一个对手,由国资委还是由财政部主导央企预算编制,这是本质区别。如果由财政部主导,意味着央企红利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体系,作为财政收入由政府统筹使用。但如果由国资委主导,红利依然是公共财政的一部分,但由于编制与使用掌握在国资委手中,国资委可以在自己的掌握之下。这件事情上,国资委最后胜利了。

另一个对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输赢。有人提出,国务院国资委作为中国的淡马锡,应该代表中央政府行使包括国有金融机构在内的全部中央级国企出资人责权的企业法人。这是很大的一件事,意味着现在掌握在央行和银监会手里的国有金融机构也将括入国资委囊中。而相反的意见是,汇金作为政府背景的国有控股投资公司,治理结构清晰,本来就是企业法人,一直按市场化方式运作,没有管理越位或者虚置的嫌疑,显然比国资委更应该得到中国淡马锡的身份。

国资委与汇金的争夺战,事实上是对央企资源的争夺战,谁在此役中获胜,谁就能成为中国所有中央层级的国有企业的实际操控者。在这件事情上,央行和国资委暗地较劲了很久。央行多次提出对汇金进行重组改造,对国有金融机构进行绝对控制。国资委虽然多次提出建立央企董事会、业绩考核等方式,但国资委似乎更热衷于红头文件,走的慢了一些。

从大多数人看来,汇金与市场化运作国有资本的淡马锡更加接近,但范围局限于金融领域;相比之下,国资委虽然走的慢,但权限范畴超乎人们想象。围绕国资委管理的央企,早已形成了庞大的利益群体,甚至国家的财政收入都极度依赖央企的利润。

现在看来,国资委要成为中国的淡马锡,那是更符合常理。关键是怎么成为?

从这次接近上海国资委的知情人士处获悉,沪版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发布在即,目前正在做最后“措辞上”的修改,国企分类监管、建立国资流动平台、开放性市场化重组等大方向基本明确。据说上海国资改革的路线,是国资通过证券化实现股权多元化,国资委转型为淡马锡。经过2008年以来五年的国资整合,上海核心国有资产的证券化率已近36%。核心资产证券化率的提升空间已经不大,这一背景下,完善管理模式成为了进一步推进改革的重点领域。

很有可能,上海国资改革是给全中国国资改革的一个模板。就在此前,为期一年的国资委直接持股上市公司的相关调研工作陆续完毕。推动国有企业整体上市以实现资产证券化、股权多元化的方向已经明确。

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国有控股上市公司953家,占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近四成。但真正实现整体上市的国企仍是凤毛麟角。即使不少央企的主营业务已经整体上市,但还存在央企集团母公司这个“壳”。有的央企集团总部只有几十人办公,旗下却有数家上市公司,集团公司存在的意义就是代表国家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

这些“壳公司”越来越多,其存废也成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国家股由谁来持有?一直以来都存在两种意见,一是直接由国资委持股,即“国资委-国企”两层架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下,国资委要与上市公司及其非国有股东产生各种关系,让国资监管产生“裁判员和运动员不分”的嫌疑。第二种意见是成立新公司来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如同中央汇金公司持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一样,即“国资委-国资经营公司-国企”三层架构模式。

这是一个“谁来做淡马锡”的问题,是国资委自己来做“淡马锡”,还是国资委下面成立几个“淡马锡”公司?

当然,架构是前提,架构完之后,具体的管理能不能学习一下淡马锡?这才是关键。

实际上,我们翻看新加坡国联企业的发展模式,从中,恰恰可以看到当前中国国有企业的身影。

新加坡59年从英国手中取得自治权再到65年独立成国,这期间,面对的是主权和经济发展收权之后的经济建设任务。以解决就业为第一目标的运作模式下,新加坡采取了以政府为主导,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经济方针。当时新加坡的一些基础产业,如交通运输、造船业,都是由政府出面兴办的国有企业。

到70年代初,新加坡取得全民就业,政府调整了经济发展政策,即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高科技产业发展。这期间,新加坡的国运也算是不错,石油危机和重要港湾的地理优势,使得其在原油加工业和其他高科技产业上的转型非常成功。一批新的国有企业巨头就此成立。然而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多和体型变大。新加坡开始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将国有企业服务国家而不是仅仅依附在政府身上制约国家的发展,这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在此期间,新加坡政府同样使用过中国模式的政企合一的管理方法。但是效率低下等问题比较严重。最终,淡马锡模式实际上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一次重要意义的改革。

与之相比,事实上,中国所经历的发展恰恰与新加坡的淡马锡背景极为相似。而如何市场化竞争又能保持国有资产的安全,淡马锡模式也等于给出了最好的解决方案。在这种背景下,市场的捕风捉影,实际上是可以理解的。

上一篇:当地官员否认昆明呈贡无人区系鬼城下一篇:城市化难融入新生代农民工

试验机

试验机厂家

试验机哪家好

万能试验机

济南试验机厂家

友情链接